各市(含定州、辛集市)、雄安新區農業農村局,廳有關單位:
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抓好糧食生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認真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、省政府工作安排,根據農業農村部統一安排,從當前開始到冬至(12月21日、
小麥進入越冬期),全省啟動實施奮戰60天抗秋汛搶麥播促壯苗行動,千方百計落實
小麥面積,全力以赴抓好冬前管理,努力夯實明年夏糧生產基礎。現將《奮戰60天抗秋汛搶麥播促壯苗行動方案》印發給你們,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。
河北省農業農村廳
2025年10月23日
奮戰60天抗秋汛搶麥播促壯苗行動方案
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立足抗災保秋播,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,從當前開始到冬至(12月21日),把抓好
小麥秋冬種作為突出任務,以落實
小麥面積為目標,以提高播種質量為重點,分區掛圖作戰、分類精準施策、分時有序推進,強化抗濕播種、晚播應變、冬前田管,全力以赴確保
小麥種足種滿、培育壯苗、安全越冬,堅決打贏抗災保麥播攻堅戰,夯實明年夏糧生產基礎。
一、搶排散墑,精細整地
推廣智能一體化耕整機械,減少
農機下地次數,切實提高整地播種質量。對土壤過濕、播期推遲的地塊,需注重整地質量,加快土壤散墑,防止盲目搶耕,避免因土壤偏濕造成爛耕爛種,影響出苗質量。根據土壤墑情開展秸稈還田,土壤過濕時不宜開展還田作業,防止秸稈覆蓋地表,影響土壤散墑。對機收地塊,降低留茬高度,保證秸稈粉碎質量,并均勻拋于田面,及時翻壓入土,適當耙耱壓實。對人工收獲地塊,及時清理田間秸稈,為散墑整地創造條件,待
小麥播種后,再組織人工粉碎還田。
二、抗濕播種,晚播應變
堅持“一條主線”(以墑情為主線)、“三個服從”(播期服從墑情、播量服從播期、進度服從質量),不急于整地播種,優先做好土壤散墑,當耕層土壤相對含水量達到70%~80%時適墑整地播種。對墑情適宜地塊,強化精細整地,千方百計擴大適期適墑播種比例,確保種在適播期。對田間積水、土壤濕度過大、短期無法散墑整地的地塊,堅持“四補一促”(以種補晚、以密補晚、以好補晚、以肥補晚、以促為主)的晚播
小麥應變技術,選用半冬性或半冬性偏春性的品種、以種補晚,按每遲播1天、畝基本苗增加1萬左右、以密補晚,提高整地和播種質量、以好補晚,科學增施底肥并確保氮磷鉀平衡、以肥補晚。
三、搶抓田管,防病治蟲
立足管早管好,對土壤墑情適宜的地塊,做好冬前鎮壓,壓干不壓濕、壓軟不壓硬,防止凍害、促弱轉壯。對苗情偏弱的地塊,結合降雨和澆水,及時施肥。對土壤墑情變差的地塊,及時澆好越冬水,保苗安全越冬。堅持關口前移、防在前面,科學選用藥劑,做好
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,減輕
小麥苗期病蟲害發生基數。對
小麥草害,堅持春草秋治,在氣溫適合時,選用對路藥劑,開展化學除草。
四、加密調度,掛圖作戰
密切關注天氣變化,加強與氣象部門溝通會商,第一時間掌握雨情,適時發布預警信息。加密墑情農情監測,每日調度,及時了解墑情動態和播種進度,督促落實關鍵措施。根據各地秋收進度、降雨情況、土壤特點,分區明確
小麥適期播種下限,細化晚播
小麥區域分布,實行掛圖作戰,列出任務清單,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服務。從當前到立冬(11月7日),千方百計搶農時落面積,確保
小麥種足種滿、應種盡種,努力實現一播全苗、苗勻苗壯。從“立冬”到“冬至”,搶抓田管育壯苗,確保安全越冬。
五、包聯指導,強化保障
省農業農村廳成立“三秋”生產工作專班,組建9個省級秋冬種包聯指導組,會同全省1.6萬名技術人員和4.5萬名村農技員,下沉一線網格化包市包片,建立省包市、市包縣、縣包鄉鎮、鄉鎮包村的“行政+技術”雙包聯機制,加強蹲點服務,督促落實政策措施、關鍵技術,協調解決困難問題。分級分區分批次開展技術培訓,促進專家意見轉變成農民措施,確保關鍵技術落實。推介適宜晚播品種,加強種源調劑,確保用種需求。加強
化肥市場供應和價格情況跟蹤調度,確保提前下擺到縣鄉、到村戶,保障生產需求。充分利用各類媒體,加強技術宣傳和工作宣傳,營造良好氛圍。